1. 首页 > 心理

明明知道真相,为何还会相信谎言?

明明知道真相,为何还会相信谎言?Rhi Willmot 文mints 编译明明知道真相,为何还会相信谎言?

您的所知所学能够让您明辨是非、免受欺骗么?抑或,这些知识只是书生书架上的迷魂药?

不断的检验错误的观念是我们自然天成的能力。但是,当名人代言的产品出现了爆炸性的负面消息,或者当一家报纸发表了一篇随后就被撤回的报道之后,我们的观点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最近发表在《消费心理学杂志》的一篇文章通过研究持续影响效应得出了一个新的观点。

论文作者Anne Hamby和同事们认为,当某个信息被证明是错误的、或者某篇论文被撤回后,我们是否仍然相信该错误信息,可能性取决于该信息是否有助于我们理解事件的因果结构。即,我们宁愿接受一个能够完整理解事情来龙去脉的观点,而不愿意接受更准确、却不太完整的观点。

在第一项研究中,被试在一个场景中看到一位身体不适的角色服用了无法治愈其疾病的药物。

研究者告诉第一组组被试,药物之所以无效,是因为场景中的那个角色服药时间不对,而剩下的第二组被试则没有得到任何解释。研究者还告诉这两个组的所有被试——该角色在服药前服用了一杯柠檬水,而且他也知道,如果药物与柑橘类饮料一起饮用就会失去药效。后来,研究者告诉所有的参与者,柠檬水会让药物失效的信息是假的。

第二天,研究人员要求被试回忆为什么药物无效。那些没有被告知药物失效原因的第二组成员,更可能错误地认为柠檬水是药物失效的原因,尽管大多数人都记得这些信息是假消息并且被收回了。这表明,当虚假信息填补了故事中的解释性“空缺”之后,这些虚假的信息就很难被忽略。

第二项研究进一步支持了这一观点,参与者阅读了一位常胜扑克玩家的语录:“在扑克比赛中,我喜欢喝康普茶。”

研究者告诉其中的一组被试:康普茶提升醒脑;告诉另一组被试:该饮料能增强肌肉功能。这使得那些提神醒脑组的成员在饮用康普茶饮酒和扑克成功之间建立了联系,而肌肉组则无法作出这样的推断。随后,研究人员告诉所有的人,康普茶与提神醒脑或肌肉功能之间的联系是不真实的。

了解到康普茶与提神醒脑有关联的参与者更可能在回忆中认为虚假信息是真的,也更有可能将其视为扑克玩家获胜能力的来源。实验结束后,当提供一系列饮料供饮用时,这组人也更倾向于选择康普茶。同样,当信息能够为我们理解故事前因后果提供支持时,这些信息似乎就特别有“粘性”,即便别人告诉我们这不是真的,人们依旧会相信虚假信息。

明明知道真相,为何还会相信谎言?DOI:10.1002/jcpy.1135

在最后一项研究中,研究小组重复了最初失败的药物治疗方案,告诉其中的一半被试,病人的日常生活得到了改善。告诉剩下的另一半被试,患者的结局并不好,患者无法接受进一步治疗,病情也没有好转。研究人员发现,被撤回的信息对那些读到负面结局的人造成的持续影响较小。研究者认为,这是因为我们更想知道事情为什么会有负面的结果,因为对负面事情的警觉能够帮助我们在未来相似的环境中生存下来。

总体而言,我们似乎更倾向于在头脑中建立一个完整事件画面,而不是一个事实上准确但缺乏因果解释的画面。

Hamby和他的同事也指出,当我们认识到自己会把准确性放在首位,而不是首先考虑完整性在未来的好处,或者撤回的信息为事件的因果结构提供了另一种解释时,我们就可以克服这种偏见。因此,这样的研究能让我们更清楚地意识到我们心智空间存在的漏洞,做好更好的管控,减少认知偏误带来的损失。

声明: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wzwt58@qq.com 。本站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本文地址:https://www.zilezai.com/xlzs/9073.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