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情感

你看过最好的心理学书籍是什么?

情感是态度这一整体中的一部分,它与态度中的内向感受、意向具有协调一致性

情感是态度在生理上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生理评价和体验。情感包括道德感和价值感两个方面,具体表现为爱情、幸福、仇恨、厌恶、美感等

我原本想说《梦的解析》这书的,但估计很多人都会推荐。毕竟是心理学领域的扛把子经典著作。那我就推荐另一本吧,《心理学与生活》。这书可能很多人没看过,或者没听过。但这书在豆瓣评分,高达将近9分哦。

从评分能看出,这书也是扛鼎之作了吧。

01心理学,离不开生活我们常说一个人心理有问题吧,其实一般是指他在生活中受到了某种“刺激”,才导致“想法”和别人不一样。所以,心理学,归根到底,和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所以,这本书就抓住了心理学的本质。有人可能会反问,不是有职场相关的心理学吗?但,兄弟,咱们工作也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啊。

你赚钱,不也是为了买房、买车、一家人过得幸福开心吗?所以,归根到底,心理学就是为了“生存和活着”。

02温馨提示,这书有点专业这本书讲的东西,可能比如《梦的解析》那么通俗易懂。因为这本书偏向于教材。很多美国大学都拿这本书当做授课的教材,就跟《沟通的艺术》这本书一样。不过,能被用为大学生的学习必备书籍,反倒更印证了这本书的知识含量。

而这本书呢,就讲了心理、直觉、觉醒、意识、知觉、行为、思维……好吧,我知道你也看不懂,反正都会很玄乎的东西。

不过,从我读的心理学书里,我觉得越是这样读不懂的书,越有趣。为啥?因为你找到了一个目标,就是在心理学这个领域,还有一本砖头一样的大部头,等着你去读懂。这就是你看其他心理学书籍的动力。先看其他的书,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然后,最后再干掉这个Boss,是不是很爽?我是千城,读完1000本书,走过1000座城。欢迎【关注】,一起读书、写作、赚钱!

我是赵晓薇,资深心理学爱好者,一直用笔名marsbelle闯江湖。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咨询师。

你好!心理学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称为必看的经典书籍。现在我简单推荐几本。

一、 心理学理论入门篇

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G. Zimbardo)的《普通心理学》,是所有入门心理学人士必备教材。津巴多本人就是臭名昭著大名鼎鼎的斯坦福实验设计者,他是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本书系统的介绍了心理学研究的范围,有心理过程(包括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人格、心理障碍、社会心理学等。里面例子丰富生动,买回来不看可以当枕头用(笑脸)。

这本儿童与青少年版的《发展心理学》是David R. Shaffer和Katherine Kipp所著,他们都是美国佐治亚大学优秀的心理学教授。你对人出生到死亡这个过程中的心理变化是否充满了好奇?这本书主要讲我们人生中的重要阶段“儿童与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发展。你可以更加了解儿童心理以及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变化。

二、 神经心理学篇

奥利弗·萨克斯(Oliver Sacks)是一名经验丰富的神经病学家。为什么会推荐神经类书籍,是因为心理学里面也有生理心理的一部分。这本书描写了24个神经失序患者的遭遇和经历。有人还把自己的妻子当成帽子。比较充满人文关怀的书籍。

三、 心理疗愈篇

我推荐弗洛姆这本《爱的艺术》主要是因为里面的文字太具有疗愈性了。让你学会怎样爱怎样接纳爱。薄薄一本书含金量很高。

其实还有很多经典的书籍,给你拍一下我书柜的一角以做参考,嘿嘿!

作者简介:

赵晓薇,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本硕都是心理学专业。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咨询师,精神动力学取向,兼职占星师,个人公众号“AstroPsyvivi”。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欢迎关注我们的头条号,私信留下联系方式,向作者提问咨询。

关注我们的头条号,私信回复:“微课堂”,送华大心理精品微课啦!《走出两性关系中的孤独 》《直面内心的恐惧 》《如何支持孩子的情绪处理 》《抑郁那点事儿 》

谢谢邀请!

我是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的医生。我是从有助于临床工作而学的,有《医学心理学概论》《中医心理学》《医学新论》三本书,以适应医学从《生物学模式》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需要,並应用于临床实践,探索麻风病人的心理状态,指导对病人的心理的治疗;並宣传《麻风病,可防可治不可怕》,消除社会对麻风病人的歧视,结合联合化疗,治愈了本人兼职负责治疗的11例现症麻风病人。于1991.年11月总结成论文《麻风病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初探”》投稿受到接纳。

我学习心理学是学以致用。

至于儿女辈买的《爱情心理学》是儿女辈阅读的,也是学以致用!

你看过最好的心理学书籍是什么?

勤奋是一种可以吸引一切美好事物的天然磁石。 ——罗·伯顿

看到大家推荐的多是《心理学与生活》这类教科书和《少有人走的路》这类经典的心理学读物,我就不重复了。

我个人对认知心理学比较感兴趣,推荐几本心理学大神基思·斯坦诺维奇的好书。

1、斯坦诺维奇《这才是心理学》

市面上关于心理学的书籍浩如烟海,有的是出色的科普读物,有的是披着科学外衣的伪心理。

《这才是心理学》这本书告诉我们,心理学是科学世界里的一门学科,我们要学会判断什么才是科学知识,什么才是心理学,才不容易被伪科学蒙骗和带偏。

2、斯坦诺维奇《超越智商》

为什么聪明人也会干蠢事?这是因为,智商和理性不是一回事。高智商的人不一定很理性,理性的人不一定智商特别高。

斯坦诺维奇把人的心智分成三个层次,自主心智(内在驱动)、算法心智(逻辑推理,可以理解为智商)和反省心智(自我调节,可以理解为理性)。

颠覆了我们以往对心智的认知。

3、斯坦诺维奇《机器人叛乱》

顺带推荐一下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这本书认为,人类是基因和模因的机器人,为它们服务。基因我们都知道了,什么是模因呢?它是文化传播的最小单位,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各种知识和观念。

基因和模因的根本目的是它们自身的生存和繁衍,而并不是人类的根本利益。

《机器人叛乱》认同这个观点,但作者认为,人类作为机器人,正在发起叛乱,摆脱基因和模因的控制,实现自己的最高利益。

你可以把它看作一本“科幻小说”来看,非常精彩。

如果不算教科书的话,其实真的很难选出一部“最好”。首先,心理学是一个内容非常广泛的领域,从个体心理到群体心理、从认知心理到社会心理、从临床心理到工业心理、从发展心理到进化心理,更不用说心理测量和教育心理等等。说实话,如果不是教科书,我想不到有任何一本心理学书能涵盖以上所有内容。而如果不能涵盖以上心理学领域,只是一本讲特定专题的书,怎么能算是心理学领域最好的呢?顶多只是自己这个分支的冠军。就像即使是如百米冠军博尔特也不能说他就是体育最强的人吧。

对我来说,好书是要有启发性的。启发性不等于启蒙,往往是在你对某个领域有一定了解后,才能意识到一些思想的深刻与洞见。甚至,随着你在这个领域功力的逐步深入,一本好书更深层的启发性也会被挖掘出来。所以在这个标准下,以下几本书可以算得上:

1. 斯蒂芬•平克的语言与人性系列

平克是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以他在语言认知方面的理论与工作著称。他关于语言本质、心智本质及其和人类的情感与意识等各方面关系的理论和思考,都体现在他这个系列的作品里。

2. 丹尼尔·夏克特 《找寻逝去的自我》

你看过最好的心理学书籍是什么?

寸草春晖无私奉献母爱无言细致入微关怀备至劳心劳力暖人心扉

这本书我在另一贴中也提过。记忆是人类意识与心理的基石之一。丹尼尔夏克特首先是记忆这个领域的研究大牛,然后这本书又是他关于记忆的一个相对更连贯的思考,算得上是很好的作品。

3. 恩斯特·波佩尔 《意识的限度》

是的,人类不可避免地生活在这个时空中。很多人可能都看过霍金的《时间简史》,是从物理角度看待时空的经典。但人类对时间的知觉,以及时间对人类的作用到底是怎样的?这本书则是从心理学角度探讨什么是时间。恩斯特波佩尔是德国慕尼黑大学的心理学家,也算得上是半个哲学家。这本书深入讨论了时间和意识的种种关联,有着发人深省的见地。

最后,尽管题主说不要教科书,但是恕我直言,从题主的问题能看出对心理学并不算了解。实际上,人人可能都知道“心理”是什么,但往往却不了解“心理学”是什么。我们所处的世界可能是同一的,但不同学科都有着自己看世界和思考世界的角度。所以在这里,有一本兼具启发性与启蒙性的心理学书,相信大部分人如果读完了,都会对以上那些书有更深刻的认识,更不用说总算能半只脚踏进心理学、能对心理学看世界的角度有所了解:

你看过最好的心理学书籍是什么?

你可以要求自己守信,但不能要求别人守信,你可以要求自己对人好,但不能期待人家对你好。你怎样对人,并不代表人家就会怎样对你,如果看不透这一点,你只会徒添不必要的烦恼。

这是一本被称为“三个丹尼尔”的作品(在前两版里,这一版加入了一位不叫丹尼尔的作者哈哈)。是的,这三个丹尼尔分别是丹尼尔·夏克特,丹尼尔·吉尔伯特,以及丹尼尔·瓦格纳,是哈佛大学三位著名的心理学教授。其中夏克特在前面已有介绍,吉尔伯特不光做研究、还常年教授本科心理学介绍课程,而瓦格纳就是著名的“大白熊效应”的发现者。这三位牛人强强联手,写出的一本书——即使是教科书,又怎能不好看?对,其实写教科书才是最考验功力的。而这本书幽默、简洁又深刻,虽是本针对入门者的教科书,但像我现在读来仍时常能感到颇具启发。这就是好书才有的显著特征。

1.《清醒思考的艺术》

书名听上去可能有点深奥,但其实整本书都非常简单易懂。在这本书中,作者一共讲了五十几个关于心理学的效应。

比如说:游泳选手的身材错觉。

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参与游泳比赛的选手,身材往往都特别好。就像孙杨,八块腹肌,还有发达的肱二头肌……所以,我们往往也会觉得,游泳就会让人的身材变得这么好。其实不是这样的。因为他们身材好,运动能力强,所以才会成为游泳选手。

这个效应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你可以回想一下,广告上的模特是不是都很漂亮?口红的代言人们,是不是都很漂亮?于是,消费者就会产生一种错觉:我买了口红,我买了化妆品,也会这么漂亮。产品的销量,也就这么上去了。事实上呢?确是因为她们本身就漂亮。

这就是游泳选手的身材错觉效应。

在这本书中,还有很多有趣的效应,推荐给大家。

2.《社会心理学》

这本书,是国外一些大学心理学专业的教材。内容既专业,又通俗易懂。

在社会心理学中,有一个“人际交往理论”让我印象深刻。

人际交往理论说的是什么呢?

就是说,我们选择人际交往,是因为我们可以获得奖赏。

有哪些奖赏呢?

第一、获得依附感。依附感就是安全感;

第二、社会整合。人是社会性的动物。

第三、价值保证。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第四、可靠的同盟感。

第五、得到指导。三人行,必有我师。

第六、得到受教育机会。

学到了这个理论之后,重新审视自己的人际关系,每一段亲密关系,都包含了以上的某一种奖赏。

这就是我推荐的两本书。

读完这两本心理学的书,你会发现日常生活中,很多现象都能得到解释。

您好@

心理学书籍浩如云海,并且理论流派众多,名词、概念各说各话。应该是很多心理学书籍都是很好的书籍。如果想进入心理学这一领域,个人建议还是可以读读朱建军的《我是谁》,个人认为比较中国话,并且接地气,不那么晦涩难懂。

树林里有两条路,朝着两个方向,我走上那条人迹罕至的路, 于是,看到了一番完全不同的景象!——罗伯特·弗罗斯特

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本非常经典的心理学书籍,叫做《少有人走的路》。

我之所以会读这本书,是因为这是一个从来不看心理学的朋友推荐给我的,他说,这本书让他改变了对心理学的看法,写到了他的心坎里!

这究竟是一本怎样的书呢?

它的作者叫做M·斯科特·派克,是一名心理医生。《少有人走的路》自1978年出版后,就一直稳居畅销书榜单,全球累计销量超过1000万册,改变了无数人的生活!

这是一本富有哲学思想的心理学著作,而不是一部寡淡的心灵鸡汤。

开篇,作者就告诉我们:

人生之旅,困难重重,我们必须让自己的心智逐渐成熟起来,勇敢地经历困难,坚强地承受转变,走过那少有人走的路,最终成为真正的自己、更好的自己!

此外,派克说出了一个人生真相,那就是:

你看过最好的心理学书籍是什么?

人的一生,是很短的',短暂的岁月要求我好好领会生活的进程…… --高尔基

几乎人人都有心理问题,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几乎人人都有程度不同的心理疾病,只不过得病的时间不同而已。

这一点和我从事心理治疗的体验是相同的,我们每个人都生存在充满困惑的世界里,心理健康是一个连续体,而我们的健康水平实际总是处于这个连续体的某个点上,并不断变化着。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这部书,值得我们每个人去看,因为,你一定会从中获得某种属于你的生命感悟,感受到心灵的成长。

主体内容:

第一大主题:自律自律——这是人生首要要解决的问题。

只有懂得自律、承担责任,才能获得相对的自由!少了自律这一环,你便不能解决任何麻烦和问题。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因为缺乏自律,而给自己带来很多的困扰,比如:拖延时间,压抑问题并假装视而不见,滥用物质来麻痹自己,甚至患上神经官能症,进入到自我攻击、自我封闭的世界里。

那么,如何才能改变“自律”的问题呢?

作者提出了:延迟满足、承担责任、忠于事实、保持平衡这样重要的方法。

延迟满足——让我们体验到什么是价值感,并为了心中的价值而隐忍和付出;

承担责任——唯有面对问题,并努力付诸实践,这才是解决问题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忠于事实——勇敢接受外界的质疑和挑战,放下过期的“人生地图”,更好地存在于当下;

保持平衡——生活是一种平衡,建立起富有弹性的约束机制,维持身心的平衡、平稳状态,是心智成熟的表现。

此外,有一句很重要的话,希望大家能记住:

平衡的最高原则是“放弃”。

第二大主题:爱

爱是自律的动力,是不断拓展自己的界限,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意识。

期间,作者讲到了这样几种重要的观点:

坠入情网 爱

过分依赖 爱

精神贯注 爱

自我牺牲 爱

如果你读懂了这几种模式,你就会刷新自己对爱的认知,认识到自己之所以痛苦,是因为正在做着与真正的爱背道而驰的事情。

希望大家记住这样一句重要的话:

爱是一个动作,必须付诸行动。

第三大主题:信仰与恩典

在这一部分里,我们将会刷新自己对于“宗教”的认知,理解宗教所包含的哲学意义,唯有懂得爱、学会自律、心怀感恩,我们才能真正领悟生命的真谛。

在这一部分里,包含着很多对于“奇迹”的解读,细心品读这些人生的“奇迹”,你会感知到生命的强大力量,而不再沉迷于关于有神论和无神论的辩论之中。

与上帝心灵相通,我们才一直没有停下前行的脚步。

此外,书中还有着大量生动、典型的案例,可以帮助我们深入思考人生,当你阅读的时候,甚至会在某个瞬间,突然觉得:那不就是我吗?或者,那不就是我身边的某某某吗?

结语:

很多人之所以痛苦,就来自于他们基于这样一种认知,那就是:人生本该一帆风顺,如果不能如我所愿,我就有足够的理由抱怨命运不公!

而派克要告诉我们的人,人生路本就艰辛无比,唯有不断让自我认知达到更高的境界,走上那条自我治愈的心灵之旅,才能带你摆脱苦难,拥抱幸福。

我是心理咨询师镜心,《心灵疗愈丨做自己的心理医生》即将上线,心灵疗愈之旅,愿与您一同启程!

如果需要《少有人走的路》电子书籍,请私信我,免费赠送!

推荐一本我读了不下3遍的家庭治疗的心理书籍《热锅上的家庭》。

这本书让我受益最深的是作者认为:一个人出现心理缺陷,并只是针对这个人进行治疗就好,而是要对他生活的整个环境进行分析治疗,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获得治愈。

01孩子出现叛逆,可能是父母的婚姻关系出现了问题

可能你会认为,孩子出现叛逆是年龄阶段性的毕必经过程。事实上孩子叛逆,是在用行动告诉你:“我现在发生了状况,需要你的帮忙。”

因为,你的孩子心智尚未成熟,他还不能够自己处理生活中的各种复杂状况,这其中影响孩子最深的,就是父母的婚姻关系出现问题。

可能你会认为,你们夫妻间吵架的时候,身边的孩子并没有什么“不适应”。事实上,孩子没有反应,是因为他不知道如何应对父母的吵架,他感到非常的无助,于是,他来自父母的创伤埋在心里,然后在某一天,用叛逆的方式表现出来。

你看过最好的心理学书籍是什么?

老人之情,欲豪畅,不欲郁郁阏,可以养生。——《类修要诀》

02夫妻的婚姻关系会受到各自原生家庭的影响

很多夫妻都不明白,伴侣为什么因为一点小事就脾气暴躁。

比如:先生下班没有直接回家,简单的和妻子请个假,就和同事聚会去了。但妻子却在先生回来之后,用各种借口和先生找茬,最后还是引发了激烈的争吵。

这里的心理真相是,妻子因为得不到来自原生家庭的关爱,那么结婚之后,就很容易把这种缺失的“爱”寄托在伴侣身上,对伴侣形成强烈的依赖。

因此,只解决婚姻表面上的冲突,不去探究原生家庭给伴侣照成的性格缺陷,是很难真正解决婚姻问题的。

03家庭幸福的秘诀:婚姻幸福

我们经常会说这样的话:父母给孩子最好的成长状态,就是爸爸爱妈妈,爸爸妈妈一起爱孩子。

作者也在书中向我们揭示了这样的现象:一个看起来乱糟糟的家庭,本质上是因为夫妻婚姻关系不协调导致的。

要知道,幸福状态中的夫妻,在言传身教中就能让孩子习得幸福,他们也会有更多的精力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和爱,这其实是使孩子在健康成长的道路中走了一条捷径。

本书虽然是一本家庭心理治疗的教科级书籍,但作者却用一个故事来揭示家庭的各种现象,并且情节跌宕起伏,相信我,你只要一拿起来读就很难舍的放下。

我是凡菲凡,二宝妈妈,专注亲子、婚姻心理学,欢迎【关注】我,一起经营更幸福的家庭。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心理学书是《自控力:和压力做朋友》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身边人感叹说:“压力好大呀!”

那么,压力到底是什么呢?

01

美国心理学家凯利·麦格尼格尔告诉我们:“压力是在乎的东西,发生危险时引起的反应。”

凯利是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她在《自控力:和压力做朋友》这本书中,用清晰的框架,列举了大量科学实验案例,颠覆了人们对压力的固有看法。

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压力会引起焦虑,引发各种身体疾病,甚至提高死亡率。但凯利实验证明:拥抱压力,看到压力带来的积极意义,会让人更健康和幸福。

压力是生活的一部分,与其恐惧,不如拥抱。

在生活中,人人都会面对来自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压力。

那些看上去幸福的人,不是没有压力,而是选择了对压力不消沉。

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压力的能量,不仅能让身体行动,也能点燃大脑,唤醒潜在的能量。

02 面对压力,可以通过思维来改变

要想让行为发生变化,首先思维需要改变,成长型思维,最基本的条件是相信自己。

在书中,作者为我们介绍了3种改变思维的方法,一花一世界,观念变了,你眼前的困难也随之改变。

1、“不,做这个会对我很有用”

改变思维是其他变化的催化剂,但首先,我们得让自己相信,这样的改变会比原来更好。

2、在情绪低落的时候,找到压力源

叔本华曾经说过:“一条弹簧如久受外物的压迫,会失去弹性,我们的精神也是一样,如常受别人的思想压力,也会失去其弹性。”

面对大量信息的干扰,我们要做的是,跳出信息本身,去寻找压力的来源,思考自己为什么对这个信息会感到压力。

3、心理暗示自己“能做到”

斯坦福大学曾做过这样的实验:

在一场演讲比赛前,他们分别给参赛人员不同的心理暗示,其中一半的人被暗示“要冷静”,小心别出错;而另一半的人被暗示“要兴奋”,相信自己可以成功,然后观察他们演讲表现。

两种方法都不能改变来自演讲的压力,但实验发现,那些被暗示要兴奋的人,更能妥善处理压力,变现的更出色。

只有当自己的思维变化的时候,生活也会随之改变。成长型思维是不逃避,努力把生活中的挫折变成好事。

03 转化压力的3种方法

海豹突击队有这样一句军训:“身处绝境,只有以积极思维应对挑战,才能创造真正的卓越。”

在这本书中,作者告诉我们,生活中的压力与意义成正比,那么,该如何转化呢?

1、感知压力的存在

霍普金斯大学实验发现,小猴子从小离开妈妈,长大后有更强的独立生存能力,更愿意探索未知的世界。

感知压力,变紧张为兴奋,就能找到希望的途径和解决的动力,给我们带来勇气、成长和坚强。

2、练习和应用新的方法,改变困境

电影《遗愿清单》中,两位老人面对身患绝症的压力,选择写下自己心中的十条愿望,并一个个去实现,而暂时忘记了身上的病痛。

3、多看问题的好处,促进你的目标达成

一位父亲有两个儿子,大儿子靠卖煤炭为生,小儿子靠卖冰棍为生。这位父亲在夏天时为大儿子感到伤心,害怕他吃不饱饭,到冬天又为小儿子担忧,发愁他没生意。

生活就像甜甜圈,重要的是你看问题的角度。

尼采曾经说过:“凡杀不死你的,终将让你更强大。”

让你后退的从来不是压力,而是面对压力的态度。

当我们以更接纳的态度看待困难时,就能增加坚韧的毅力,减少抑郁的情绪。

《正能量》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不是因为快乐而微笑,而是因为微笑而快乐。”

这也是这本书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压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面对压力的态度,只要我们调整思维,就能感受到生活的另一种可能。

经历过风雨的洗礼,方能看到彩虹的瑰丽,拥抱过痛苦压力的人,更能感受到生活的意义,愿我们都能笑对人生,活出自己的精彩。

你看过最好的心理学书籍是什么?

声明: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wzwt58@qq.com 。本站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本文地址:https://www.zilezai.com/qg/762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